布希方法

班级图

布希方法[1]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的方法。它由对象建模语言[2]迭代面向对象的开发过程,[3]以及一组推荐的做法。[4]

该方法由Grady Booch当他为理性软件(由IBM收购),于1992年出版,于1994年修订。软件工程为了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并受益于充足的文档和支持工具。[5]

Booch方法的符号方面取代了统一的建模语言(UML),该元素来自Booch方法的图形元素以及来自对象建模技术(OMT)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OOSE)。Booch方法的方法学方面已纳入了几种方法和过程,主要的方法是合理的统一过程(RUP)。

该方法的内容

booch符号的特征是云形状以表示类并区分以下图:[6]

模型类型图表UML对应
逻辑静止的班级图班级图
对像图对像图
动态的状态过渡图状态图表
互动图序列图
身体的静止的模块图组件图
过程图部署图

该过程围绕宏和微观过程进行组织。[1]

宏过程标识以下活动周期:

  • 概念化:建立核心要求
  • 分析:开发一个所需行为的模型
  • 设计:创建一个体系结构
  • 进化:实施
  • 维护:用于交付后的进化

微观过程应用于宏过程中出现的新类,结构或行为。它是由以下周期制成的:

  • 识别类和对象
  • 识别其语义
  • 识别他们的关系
  • 其界面和实现的规范

参考

  1. ^一个bBooch,Grady(1993)。带有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版)。红木城:本杰明·卡明斯。ISBN 0-8053-5340-2.
  2. ^Booch,Grady(1994)。“第5章:符号”。应用应用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版)。 Addison-Wesley。ISBN 0-8053-5340-2.
  3. ^Booch,Grady(1994)。“第6章:过程”。应用应用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版)。 Addison-Wesley。ISBN 0-8053-5340-2.
  4. ^Booch,Grady(1994)。“第7章:实用主义者”。应用应用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第二版)。 Addison-Wesley。ISBN 0-8053-5340-2.
  5. ^马丁,罗伯特·塞西尔(1995)。使用Booch方法设计面向对象的C ++应用程序。 Prentice-Hall。ISBN 0-13-203837-4.
  6. ^MD,Fathima。“图表:嘘声图”。检索1月3日2017.

外部链接